第十五屆中國國際商標品牌節在太原舉行
2025-09-08 10:11 互聯網

由中華商標協會與山西省商標品牌標準化建設促進會共同主辦,中企商標發展中心承辦,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協辦,全國商標協會聯席會議成員單位支持的第十五屆中國國際商標品牌節于9月6日在山西省太原市開幕。國家知識產權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盧鵬起,山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景普秋,最高人民法院民三庭副庭長、二級高級法官郎貴梅,墨西哥工業產權局商標局局長瑪伊拉?拉莫斯,山西杏花村汾酒廠股份有限公司總法律顧問潘杰,寶潔公司副總裁史蒂芬,芬德樂器有限公司中國區法務總監扎克?胡薩克出席開幕式并致辭。世界知識產權組織馬德里國際注冊部運營司司長陳宏兵出席開幕式并宣讀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副總干事王彬穎給本屆商標品牌節的賀信。原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副局長、黨組副書記、中國市場監督管理學會會長劉玉亭,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常委、港澳臺僑委副主任、民革中央原副主席、原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副局長劉凡,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三庭審判長傅蕾,世界知識產權組織馬德里國際注冊部法律司司長黛比·倫寧,塔吉克斯坦知識產權局副局長帕爾維茲·拉賈布扎達,山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武小勤,太原市委常委、副市長盧俊峰,中央社會工作部全國行業協會商會第十聯合黨委辦公室副主任郭巍,太原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黨組書記、局長郝淑貞,以及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有關司局、國家知識產權局有關司局、山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太原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太原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全國各級市場監管(知識產權)部門的代表,中華商標協會副會長、國外相關機構代表,來自高等院校的專家學者、中外知名企業、知識產權代理機構的代表等1200余人出席開幕式。開幕式由中華商標協會會長馬夫主持。
中國國際商標品牌節是列入《“十四五”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的知識產權重大宣傳活動,一直得到國家知識產權局的指導和社會各界的支持。本屆商標品牌節以“服務商標品牌建設工程 培育中國知名商標品牌”為宗旨,以“傳承·變革·共享”為主題,舉辦“中國商標年會”“中華品牌商標博覽會”等活動。
今年的“中國商標年會”設置了20余個專題會議,關注和探討商標注冊、運用、保護、管理、服務全流程業務問題,同時將關注重點投向新業態領域知識產權保護,內容維度多元且立足實際需求;“中華品牌商標博覽會”聚集來自國內外的優秀企業、優質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和地理標志產品,在博覽會現場開展形式多樣的特色宣傳與展示活動,直觀呈現商標品牌為創新成果筑牢保護屏障、助力新質生產力加速發展的關鍵價值。

國家知識產權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盧鵬起致辭

山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景普秋致辭

最高人民法院民三庭副庭長、二級高級法官郎貴梅致辭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馬德里國際注冊部運營司司長陳宏兵宣讀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副總干事王彬穎的賀信

墨西哥工業產權局商標局局長瑪伊拉?拉莫斯致辭

山西杏花村汾酒廠股份有限公司總法律顧問潘杰致辭

寶潔公司副總裁史蒂芬致辭

芬德樂器有限公司中國區法務總監扎克?胡薩克致辭

中華商標協會會長馬夫主持開幕式
本屆年會在傳承傳統會議模式優勢的基礎上不斷創新,精心策劃舉辦了“商標撤三形式審查與‘惡意撤三’治理”“品牌聯名合作中涉及的商標法律問題研討會”“企業跨境品牌保護”等20余個會議。各方專家圍繞商標撤三的審查與治理、品牌聯名中的商標法律風險與應對策略、企業品牌國際布局的戰略規劃與本地化的合規實踐等主題,依托各自專業專家展開深度研討,共同呈現一場理論與實踐深度交融的思想盛宴。
此外,本屆商標年會延續國際化特色,繼續舉辦國際商標法律動態研討會、商標國際注冊馬德里體系用戶圓桌會、INTA 會議、國際商標律師會議、中日商標交流會,通過聚集國內外商標品牌領域專家開展深入對話,分享國際商標法律的前沿信息,為中國品牌破局出海提供新思路,助力中國品牌世界共享。
作為本屆商標品牌節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期3天的2025中華品牌商標博覽會備受矚目。博覽會展覽面積1.6萬余平方米,劃分了“商品商標展區”“服務商標展區”和“地理標志展區”三個特色展區,聚集了來自我國31個省、市、自治區的600余家國內展商及來自美國、歐洲、波蘭等9個國家和地區的近20家海外展商。各企業積極亮出自身特色產品與品牌形象,豐富多樣的展品搭配別具巧思的展示設計,讓博覽會現場始終洋溢著熱烈氛圍,不僅充分展現了我國商標品牌建設的豐碩成果,更凸顯出品牌背后蘊藏的強勁市場活力。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國際影響力的日益提升,中國國際商標品牌節已經成為全球商標品牌領域最大的交流平臺之一,每一屆都吸引了4000余位來自世界各地的商標品牌領域專業人士、企業家、學者和媒體朋友的積極參與,共同交流探討商標品牌的創新與發展。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日報、法治日報、中國發展改革報、中國市場監管報、中國知識產權報、中國質量報、中國消費者報、中國財經報等知名媒體紛紛對活動展開全方位報道,有效拓寬了活動的傳播廣度與影響力。為方便國內外未能到場的相關人士實時了解活動盛況,主辦方特別開通“圖片+視頻”直播通道,引發廣泛關注。
廣告